公务员和白领属抑郁症高发人群 明显早醒或患病 公务高张国荣突然跳楼自杀

2025-05-14 05:55:54 - 时尚

  多年前,公务高张国荣突然跳楼自杀,员和郁症让不少人惋惜之余对抑郁症感到不可思议;近些年,白领病一些明星导演、属抑公务员、人群白领因抑郁症而自杀,明显也让不少人难以理解。早醒近期,或患几位不同行业的公务高精英之死,则开始让更多人关注到抑郁症本身。员和郁症抑郁症越来越普遍了,白领病这个病究竟为何如此具有杀伤力?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抑郁症呢?

  表现

  抑郁症是属抑一种常见病

  大部分想过自杀

  抑郁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?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康复中心副主任黄玲,多年来从事抑郁症等相关疾病的人群治疗工作。在黄玲的明显患者中,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早醒人都有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,在该医院的心理康复中心,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患者。“精神分裂症、心境障碍、神经症是康复中心接到的三大常见病,神经症就是神经官能症,心境障碍包括抑郁、躁狂和双向。”黄玲说。

  黄玲介绍,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,总是忧愁伤感、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乐趣,甚至悲观绝望,如夜里同海上的一叶孤舟,看不到一点点光明和希望;思考问题困难,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,记不住事;睡觉早醒,睡眠不足;运动抑制,包括精神精力减退、总有疲乏感、不爱活动、浑身发懒、走路缓慢、言语少等。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,生活不能自理。

  “单纯的抑郁情绪就像刹车系统,让人适可而止,一般有具体的诱因,程度较轻,时间较短,能很快缓解。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持久而严重,持续2周以上,影响社会功能并造成极度痛苦。情绪的低落与处境不相称,也不能自我调节,还存在兴趣减退、持续疲劳、头脑迟钝、不能集中注意等许多其他症状,呈现一组特有的综合征。”广西社会心理学会曹均盛秘书长介绍。

  “重要的是除了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、悲观厌世外,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。并且,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,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。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。”黄玲介绍。

  据中华医学会《精神医学新进展》提供的数据表明,应该重视抑郁症,抑郁症有较高的致死性与致残性,黄玲解释,“因为10%~15%的抑郁症患者会自杀死亡,2/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的想法。”

  据研究,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。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。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,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。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。所以及早发现疾病,及早治疗,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。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,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。

  数据

  抑郁症成第三大负担疾病

  我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%

  今年5月14日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《全球青少年健康问题》报告称,抑郁症已超越交通事故、贫血、艾滋病毒、艾滋病等,成全球青少年致病和致残的头号原因。该报告还指出,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造成巨大损失。每年,约有20%的青少年遭受某种形式的精神疾患,最为常见的是抑郁症或焦虑症。由此可见,在全球范围内,抑郁症已跃居青少年致病和致残的头号原因。

  世卫组织统计,目前世界上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%~5%,而在我国发病率为1.5%~3.5%。据调查,早在2009年,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。然而,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,每年20万人因抑郁自杀,识别出来后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%。这意味着,中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%。

  在传统的认知里,癌症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这样的疾病才是人类社会的“心腹大患”。实际上,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,单相抑郁症已经成为第三大负担疾病,到2020年,将升至第二位,仅次于冠心病。

  “许多抑郁症患者认为,抑郁症只是一种心理疾病不要紧,只要自己想开点或者忙于事业,导致一直都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。这都是极其错误的,没有真正认识到抑郁症的残酷性与危害性。”黄玲介绍。

  高发

  抑郁症偏爱以下人群

  公务员和白领是高发人群

  “临床资料显示,患抑郁症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患此症的较多。这是因为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,沉默少言,害怕各种社会活动,或者对事物的知觉过于敏感,身体稍有不适或遭遇一些挫折就十分焦虑和悲观,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个性发展。”黄玲介绍。

  此外,在临床就诊者中,亲人死亡、家庭破裂、失恋、严重的躯体疾病、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等,这些应激事件容易使人自尊心受到打击而诱发此病症。而且主观判断这些负性社会应激事件的危容程度越大,个体可利用的应对方式越缺乏,则抑郁情绪越严重。此外,抑郁症的发生也与患者病前的性格有关。多数患者其有明显的内向、孤僻的性格,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多愁善感、思虑过多、处世悲观。

  据调查显示,公务员和白领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。“一些高压力、激烈竞争中的人群,也是高发人群。因为这些人中,希望理想中的状态比现实中要好,抑郁感受一产生就压抑下去,强撑着没事儿的样子,往往忽视了就医治疗。”

  措施

  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

  应进行药物治疗

  黄玲建议,抑郁症是常见病,患者要有心理暗示:抑郁症要治,能治!

  据了解,多种抗抑郁药物、物理治疗(如镇痛安眠枕)、心理治疗都可以治疗抑郁症。对有些病人来说,抗抑郁药物更有效;而对另外一些病人来说,物理治疗或者心理治疗更为有效;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,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一起使用可能最有效。

  “轻度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整,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来缓解病情,但是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,必须进行药物治疗。药物治疗就如同脚受伤后的拐杖,它只是在发作的时候帮你一把,但是,是否能丢得掉拐杖,还要看自己。”

  链接丨

  一、抑郁症有哪些主要表现?

  1.持续性情绪低落、忧郁、心境恶劣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。

  2.焦虑、激越焦虑和抑郁常相伴出现。

  3.脑功能下降,通常表现为思维困难,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。

  4.思维消极、悲观和自责、自卑,犹如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,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,对前途悲观绝望。

  5.精神运动性阻滞。典型表现是行动迟缓,精力减退,缺乏兴趣和活力,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  二、如何发现早期抑郁症?

  如果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,特别是早醒,也就是睡眠的最后一次觉醒时间明显提前,须引起警惕。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、中风、糖尿病、癌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等,出现抑郁症的机会较高,抑郁症也可能是这些严重疾病的前兆。在抑郁之前常常会有食欲不良、沉默少语、失眠。性格行为突然改变,像变了一个人似的。

  三、抑郁症男女表现各不同

  1.女性更爱胡思乱想。女性抑郁症患者更容易沉浸在消极情绪中,并出现自责、没有原因的哭泣等症状,让患者感觉更糟;男性情绪低落时会分散注意力,有助于缓解抑郁。

  2.女性更可能一蹶不振。面对消极生活事件,如离婚或失业时,女性更可能变得沮丧,甚至以泪洗面,一蹶不振。这可能与雌激素和情绪调节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有关。

  3.女性并发症更多。女性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饮食失调症,如厌食、贪食,而且更可能并发焦虑症、强迫障碍等。

  4.男性更易酗酒。男性在抑郁时更可能通过超负荷工作麻痹自己,或者沉迷于网络、赌博等,来掩饰悲伤情绪。更有甚者会借酒浇愁,甚至滥用精神类药物,如安眠药等。男性还更容易被激怒,甚至四处惹是生非。

  5.男性的症状更难被识别。女性在抑郁时能更好地察觉心理异常,并向医生描述症状,以便早发现,早治疗。而男性比较内敛,即使家人也很难看出其异常,从而在出现自伤等严重症状时才被发现。

  6.男性更易自杀。由于男性往往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得到诊疗,因此更可能出现自杀等严重后果。(当代生活报记者邓子霖)

标签:抑郁症|情绪低落|青少年责任编辑:杜思思 杜思思

- END -

5

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

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

春节长假即将画上句号。人们收拾好行囊,怀揣着亲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,踏上新的征程。锦绣中国,共谱华章。这个新春,我们追随远行的脚步,深入祖国各地,走进大街小巷、工厂码头,观新春佳节中的人潮涌动,

消费维权新闻宣传工作湖南片区座谈会召开

消费维权新闻宣传工作湖南片区座谈会召开

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记者余知都)近日,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消费维权新闻宣传工作湖南片区)座谈会在湖南省资兴市召开。本次会议旨在充分发挥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在消费维权新闻宣传方面的优势,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组织

严惩危害药品安全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起典型案例

严惩危害药品安全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起典型案例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)9月18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,涉及进口药品、疫苗、医疗美容药品、特病药品、口腔科非处方药品等不同药品类型,包括网络犯罪、消毒产品冒充药品、医保

四部门研究部署今年遏制“天价”月饼工作

四部门研究部署今年遏制“天价”月饼工作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期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,就抓好今年遏制“天价”月饼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。2022年,四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遏制“天价”月饼、促进行业健康发

借AI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

借AI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

借AI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辑:文竹 来源:本网原创

中消协发布“五一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瀑布建围挡、酒店“补差价”被点名

中消协发布“五一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瀑布建围挡、酒店“补差价”被点名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 李建)5月11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《“五一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》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该《报告》对2023年4月29日—5月4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

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
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) 8月25日是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。为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,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,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开展第七个

“2023消费维权年度人物事迹”宣传选树活动结果揭晓

“2023消费维权年度人物事迹”宣传选树活动结果揭晓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)3月15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“2023消费维权年度人物事迹”宣传选树活动结果。为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,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,打造良好消费环境,充分激发消费活力,中国消费

经营贷利率跌破3% 银行“卷起来了”

经营贷利率跌破3% 银行“卷起来了”

“银行客户经理今天跟我说,经营贷利率能做到2.9%了。现在的银行员工,一边在拉存款,一边找企业贷款。”网友小吴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,引发网友热议。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,当前部

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
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)9月7日,国家邮政局发布今年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。经测算,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61.5,同比提升16.2%,其中发展规模指数、服务质量指数、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

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.78%

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.78%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)8月2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《202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》显示,2022年,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.78%,比2021年提高2.38个百分点,继续呈现稳步

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

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任震宇)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)于9月2日在京开幕,将持续至9月6日。本届服贸会主题为“开放引领发展,合作共赢未来”,同时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